从南海之滨到昆仑山下,跨越千山万水,踏着前辈的足迹,肩负组织重托,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姜波、苏志翻、成姿、李青丽四位老师圆满完成在喀什市第十八小学的支教任务,于近日踏上回深旅程。在喀什市第十八小学支教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用满腔的热情、火热的忠诚和十足的干劲,在祖国西部边陲留下了踏踏实实的足迹,创造了实实在在的辉煌。
心怀大爱,万里奔赴为支教
“援疆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突破原有舒适圈,面对截然不同的教育生态与学情,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淬火一样的重新修炼自己的过程。”姜波作为支教队队长和喀什市第十八小学校长,常常告诫队员们要葆有归零心态与空杯心态,跳出原有的舒适边界沉淀和提升自己。
成姿老师担任一年级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刚来时,她发现这里的孩子汉语基础薄弱,所以在教学中她想方设法给他们的学习创造更多的兴趣点。在她的努力之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特别是在数学世界里,孩子们的眼里逐渐有了光,有了对知识的渴望。2023年5月1日,成姿老师为十八小数学科组老师上深圳教师引领课,课堂气氛轻松活跃,环环相扣。课堂上,她以游戏贯穿始终,创设了“律动游戏”“记忆力大比拼”“创作小能手”等环节,孩子们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立足岗位,树立标杆引领
为了发挥援疆教师的辐射作用,支教老师们积极参与下乡送教,开展主题培训,主动上引领示范课。2022年6月,支教组成员们赴阿瓦提乡中心小学,为当地师生献上一节节异彩纷呈的课堂,受到当地学校的热烈欢迎。同时学校里组织的各种赛课活动,从赛前准备到担当评委,到赛后总结,都离不开深圳老师们忙碌的身影。
在学校青蓝工程建设中,深圳援疆支教老师每人都带3-5名徒弟,他们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倾尽全力、尽己所能,用爱带德、用智带才,用心带教、用情带研。在他们的努力下,一批批当地优秀青年教师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姜波校长始终认为,教育要真正发展,教师的成长是第一位的。在教育教研方面,他主动担当,积极进行团队建设,成立了喀什市首个初、高中地理教研组,高规格的课例和讲座帮助喀什市地理教研活动在“规范化、学习型”中健康发展。支教以来,姜波校长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市级以及跨校的地理学科培训60余场,一场场高质量的讲座受到老师们的普遍赞誉。同时,他还经常与各校种子教师探讨学科观点,修改教学设计,推敲每一个细节,有时候一节课往往要设计、对比好几种方案。为了促进十八小教师专业能力测试的提高,姜波校长多次为学校语文科组、数学科组的教师开展学科素养的培训。周末时间,他还利用休息时间为五六年级的孩子进行数学方面的辅导。精心的设计与巧妙的点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发挥专长,点亮文化心灯
在平时的工作中,苏志翻老师一直坚定不移地践行着“文化润疆”的使命,他发挥朗诵特长,以传统文化为媒介,广传朗诵知识与技能,2023年3月,喀什市举办第五届“筑梦经典向未来”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他组织朗诵社团的学生排练比赛节目,在比赛中获得良好反响,并受邀到喀什新华书店展演。他和徒弟马世峰老师演绎的朗诵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获得全场最高分,他们的精彩表现也得到了喀什市活动中心领导的高度肯定。
在学校,他被聘为普通话指导老师,为学校老师做普通话授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老师们的普通话水平都有很大的进步。他所主持的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活动在帮助学生积累经典诗词的同时,也激励了学生去诵读背诵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的精神。目前,全校师生已经诵读了40多首古诗词。
面对民族学校学生总体书写水平比较薄弱,而学校又欠缺书法师资力量的现状,李青丽老师发挥她的书法特长,为孩子们录制了一套写字教学的微课,这套“青丽老师的写字课堂”在2023年春季也正式成为十八小的校本课程素材。
2022年暑期,应喀什市教研室邀请,苏志翻老师和李青丽老师以阅读推广人的身份参与“经典润云端,书香伴我行”活动,与20位文学大咖为喀什全市的中小学师生们开启一场云端文学之旅,他们所分享的《童年》与《三国演义》广受关注,全市1.3万师生们参与了学习与分享活动。
深喀牵手,播撒希望之种
李青丽老师每学期都会开展不同形式的“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她搭建友谊之桥,让喀什孩子与深圳孩子互通书信、互送礼物、分享书籍,在心中播下友谊的种子与远方的愿景。两地的孩子们在镜头中介绍自己的校园与城市,浓郁的西域风情与清新的海滨特色互相碰撞,擦出友谊的火花,同时传递的还有对远方的祝福与交友的心愿。
深圳与喀什孩子互通书信
2022年冬天,在喀什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深圳小朋友们通过网络传来了他们的书信以及加油打气的视频,为喀什的孩子们带来了温暖与希望。2023年上半年,李青丽老师的后方学校开展劳动嘉年华跳蚤市场以及艺术节展演活动,鼓励喀什的孩子们亲手准备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这些琳琅满目、别具特色的商品让远在深圳的小顾客们流连忘返、爱不释手,刚一展出便被一抢而空。合唱团和民乐团的孩子们也用自己天籁般的歌声与演奏为深圳市碧波小学的艺术节活动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在这些活动的感召之下,许多深圳的孩子和家长们也深深地爱上了喀什这片土地与这里的孩子们。
物资捐赠,更显情深意重
支教以来,姜波校长多次协调后方学校、爱心企业为喀什十八小捐赠各种物资。书籍文具、运动器材、爱心服装、口罩物资等源源不断地运往校园,让喀什十八小的师生感受到来自远方的牵挂与力量。2022年6月16日,深圳市高峰学校四、五、六3个年级用义卖所得资金,购买了一批羽毛球拍送给喀什的孩子们。2023年3月,姜波校长得知即将参赛的足球队和篮球队孩子们缺乏队服,统计好尺码、人数后,他第一时间联系后方高峰学校进行捐赠。很快,50多套崭新的球服从万里之外送到这些球场健儿们的手上。他还为十八小争取援疆资金40余万进行厕所改造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修葺一新后的十八小将以更良好的风貌承接着边疆孩子的成长。
无惧疫情,践行初心与使命
对于第十批援疆支教老师来说,2022年下半年是援疆支教生涯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席卷喀什,援疆教师们被迫在酒店隔离,物资奇缺,甚至被感染。
为做好物资保障工作,更好地服务老师们的线上教学工作,支教队队长姜波主动承担了志愿者工作。无论清晨还是深夜,只要有物资到来,他都会第一时间对物资进行清点、消杀,将各类物资准时准点地送到每个房间。酒店没有专门的消毒间,往往只能在楼道间进行消毒,面对风险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与退缩,往往一忙就是五六个小时,防护服里的身体早已被汗水浸透。虽然满身疲惫,但他依然践行着初心与使命,他那勇于担当、临危不惧的精神也深深打动着老师们。
心之所向吾不悔,一路艰辛一路诗。十八小的支教老师们以山海的胸襟,在喀什这片热土上谱写出质朴而华美的乐章。尽管这一批中组部教师的援疆之旅已结束,但是这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会永远镌刻在大家的心中。
来源:深圳援疆
文字:李青丽 李晶川 杨珊珊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杨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