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记,咱们村脱贫了,乡亲们盼您回来看看!”——深圳援疆干部周兆翔“六载天山水,一生援疆情”的故事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以上,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国接壤,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联西出、西进东销的主要国际通道。2010年4月,作为深圳市第一批援疆干部的周兆翔被任命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委副书记。从此,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县的沟沟坎坎,念兹在兹,倾力、倾情、倾心为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带领当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6年的援疆戍边工作,成为周兆翔人生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援疆期间兢兢业业,始终不忘初心与使命,推行实施了一系列聚焦“总目标”和提振喀什地区经济的有力举措,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翻山越岭用双脚丈量雪山之巅,勇赴反恐前线经历生与死,用身躯谱写忠诚无畏的事迹与故事,写就了精准扶贫的精彩一页。
 
周兆翔和塔吉克族小朋友在一起。
 
勇挑重担,从繁华都市到贫困山区
 
精准扶贫,习总书记为我们的帮扶工作指明方向、提供了遵循,但扶贫的工作千千万万,第一笔该在写在哪里呢?写在哪里才能让扶贫华章葆有永久续写的可能呢?这是周兆翔到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后久久思索的第一个问题。
 
4月的帕米尔高原依然是寒气逼人,夜晚的县城行人稀少,依稀的灯光将这方古老土地掩映在无边的夜色中,滴水成冰不是传说,而是某种可以即时实验的现实。
 
QQ浏览器截图20200819173328

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的周兆翔,此时干脆披衣而起,站在窗前眺望着已经沉入无边夜色的这片神奇却又似乎早已熟知的土地……这是周兆翔到达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第一个夜晚的真实写照。
 
2010年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经济薄弱,人均年收入不足1800元,即使县治所在,城里也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楼房,到处都是泥泞的土路,高高矗立的雪山带给人的印象似乎也只有心事重重的沉默。
 
从经济发达的改革开放前沿,来到经济落后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几乎从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刹那起,周兆翔深刻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为什么会这样?症结到底在哪里?如何尽快发展当地经济成为周兆翔上任后经常思考的问题,为此他夜不能寐。
 
高原的景色很壮丽,有雪山、冰川、草原和湖水,而那些来自秦皇汉武的故事,恍惚之间,似乎也带领这片土地走向了深邃的历史。
 
对!这片具有厚重人文记忆的美丽土地,应该让它再度走进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生活里。发展旅游,先天禀赋好,后期投入成本少,是个见效快,又可实现良好循环的发展路径。

QQ浏览器截图20200819173427

经过不断地思考和一段时间对全县的社情走访,周兆翔的脑海里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周边产业实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脱贫致富的规划。
 
规划很美好,但旅游产业的展开却是千头万绪,为此他买了很多旅游类的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向当地老百姓请教,周兆翔开始用他的双脚丈量自己的梦想了。

▲每次下乡调研,周兆翔总是走在最前面。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故事就发生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这让周兆翔感受到别具风情的帕米尔高原,脍炙人口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传遍了大江南北,这让多少人迷恋毕生能到此一游才算是圆梦人生。
 
随着日记一页页的增厚,打造旅游业的详细计划也在周兆翔脑海里逐渐形成。
 
不久,对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美景和旅游景点熟烂于胸的周兆翔,陪同深圳市20多名领导一起考察,此时他对全县的历史典故已经成为烂熟于心,客串起了考察团导游,更是滔滔侃侃,从左宗棠的“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遍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讲起。4个小时的车程,他把新疆的历史人文政治讲了个遍。在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中,他感觉到自己得心灵已经走进了新疆,也更加坚定了他大力发展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旅游业的决心和信心。
 
如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一个5A景区,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6项,不可移动文物485处,4类25处国家级旅游资源。每年来这里旅游的人大约有111.9万人次,旅游收入10多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了国内名知名的旅游县。
QQ浏览器截图20200819173801
 
QQ浏览器截图20200819173810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分管旅游的领导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自然风光独特,南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有“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近年来,该县以发展“一城三线七十二景点”为主题,以实现全域旅游为目标,量身打造了边境游、乡村游、温泉游、登山游、冰雪游、体验游等旅游品牌。
 
走遍千山万水,越过万山之巅
 
扶贫工作有时是很难量化的,毕竟它牵涉的情节数不胜数,但有时,它又是可以丈量的。落实总书记指示的精气神,从某种程度上看,它又是可以丈量、可以标示的。
 
要想打造好旅游业,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是必不可少。10年前,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很多山里的美景因为道路不通并不为人所知,好端端的旅游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为了开发出更多的旅游资源,周兆翔用了自己的双脚和一颗真诚的心,跑遍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村村落落,用双脚寻觅出一个个美景来。
 
马尔洋乡皮勒村,一个36年没有县领导到过的深山村,距离县城不到100公里,就是因为道路不通,很多领导想去而没有去成。就是这不到100公里的路程,2011年3月25日,周兆翔带着县里部分领导徒步9天去皮勒村调研。令周兆翔想不到的是,当地村民走了3个小时山路,在叶尔羌河岸边迎接他们。村民们点起了篝火,打着手鼓,吹着鹰笛、跳着民族舞蹈欢迎他们的到来。“那绝对是我人生中最动听的一次鹰笛,因为乡亲们觉得有希望了。乡亲们用民族舞蹈表达着他们激动的心情。”周兆翔动情地说。
 
夜晚,周兆翔和大家挤住在老乡家的炕上,身上的跳蚤不断蹿动,隔壁牛羊不断的叫唤声和不时飘来的牛粪味让他和同事们难以入眠,他感到再不改变这种环境就愧对老百姓,对不起衣食父母。时隔多年以后,周兆翔一谈起那个夜晚,这个坚强的汉子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泪盈于眼。
 
从皮勒村回到县城后,周兆翔千方百计要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他把皮勒村的情况转告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朋友,后来记者采访并央视播放了《骑骆驼求学记》后,在国内各地引起广泛的关注,皮勒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随后缤纷绽放,老百姓的命运也由此彻底改变了。
 
▲周兆翔和迎接他的塔吉克族村民载歌载舞。
 
如今,皮勒村的路通了,崇山峻岭间又多一道别样的风景。皮勒村成了“网红”旅游村,不少村民靠旅脱贫致富了,过上了幸福生活。2018年7月,皮勒村第一家牧家乐正式开张,58岁的那扎尔·巴依克也从农牧民摇身一变成了小老板。那扎尔称,自从皮勒村道路畅通后,每年都会有从全国各地自驾游的游客来到皮勒村,感受独具特色的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随着游客的增多,皮勒村开店的老板也越来越多,群众的收入也不断增加,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民赛都克·阿不都拉汗告诉记者,皮勒村现有人口400多,全部搬进了统一修建的新民房,居民实现基本医疗全覆盖,覆盖率达到100%。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全村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除了安居房、文化活动室、卫生室、无线网络等配套齐全,村民家中水、电、暖、气、厕一应俱全。“以前下大雨房子漏水,路上泥泞,现在的房子抗震防水,有天然气,上厕所都不用出门,党的好政策和对口援疆让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乡亲们说,他们很想念周兆翔书记,是周书记冒着生命危险来村里调研发展旅游业,群众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周书记,咱们村里脱贫致富了,有空的时候回村里看看吧,乡亲们都很想您啊!”
 
▲十年前到皮勒村调研根本没有路,大家都是这样攀着石缝走的。
 
时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公安局局长的李源回忆道,周书记说再艰难也要到山里看看乡亲们,没有让自己的足迹踏遍全县的每一寸土地,没有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没有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就不可能找出一条让群众致富的路子。
 
李源回忆道,去之前我都觉得很难走到村里,因为村子在十万大山里面啊,根本就没有路可走啊,很多时候都是手扣着石缝,面贴着山崖,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没有命了。 时隔多年,李源回忆起那一趟考察仍心有余悸。“没有路,人都是在悬崖的凹槽里面爬来爬去,流沙、滚石随时能夺命。印象最深的是过叶尔羌河,冰川河水刺骨湍急,骑在骆驼上死死地抓住骆驼毛,这样的险情过了22次,一次掉进河里就没有命了。有的河面宽河水喘急,需要坐横索渡河,但没有保险绳,周书记并不害怕,每次过河都是他第一个带头。他总说,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是牺牲也值得!”李源说。
 
▲周兆翔坐着滑索到皮勒村调研。
 
双脚走出了故事,走出了变化,走出了这片土地此前从未发生的变化与传奇,也走出了周兆翔的别样人生……
 
记者了解到,根据规划,依托中巴经济走廊、“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区位优势、“中国国际高原风情旅游目的地” 和“红色边哨文化体验地”品牌优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还将持续打造中巴经济走廊第一城,做好“国际文章”。此外,还将围绕帕米尔金草滩打造核心景区,做好金草滩这篇生态旅游大文章,真正使旅游业成为全县各族群众共同的事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一方百姓。同时,结合牧家乐旅游产业,逐步打造交通沿线景区景点的牧家乐,开启牧家乐旅游扶贫新模式,引导农牧民向旅游服务产业转移,实现一边放牧生产,一边服务接待增产增收双重保障。
 
他始终冲锋在反恐第一线
 
在南疆,扶贫工作因为自身的特殊特点,也多了几分金戈铁马味道,多了几分舍生忘死的考验。反恐,是周兆翔在喀什地区的另一段经历和书写,每一个字,都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2011年9月,周兆翔离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到喀什地区公安任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同时还兼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委副书记。
 
也正是这段时期,喀什地区暴恐事件频发,中央电视台发布的“新疆反恐纪实”三部纪录片里面,大部分真实场景都是在这几年发生的。时任喀什地区特警支队支队长的张志辉回忆说,周兆翔副局长特别喜欢和一线的民警在一起,那几年哪里发生了暴恐案件,他总是冲在最前沿,他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是一个为了工作舍身忘死、热血率性的人。
 
说起周兆翔,张志辉这位昔日的战友总是赞不绝口。“周兆翔能文能武,除了敢打敢冲外,人还特别善良。有一次我们一起指挥一场战斗,距离暴恐分子几十米,“近得似乎都能听到彼此喘息声”,现场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候周兆翔沉着果断,指挥有方,一举打掉了这伙暴恐分子。
 
战后,他看到特战队员参差不齐的装备,忍不住掉眼泪,他说我们队员们的装备太简陋了,没有安全保障怎么能和暴恐分子作斗争。当即,他就联系深圳市公安局给喀什地区公安局捐赠了一批装备和器材,这批装备全部用在了反恐第一线。”
 
一讲到当年共同战斗的经历,张志辉就停不下来,“现在我们坐在办公室讲当时情况,你们可能体会不到,南疆的村落特别复杂,一旦发生暴恐案件,现场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我们牺牲在前线的民警也不少,所以我特别敬佩周兆翔智慧和睿智,作为挂职干部冲得这么靠前的,他是第一个。”
 
2016年5月,周兆翔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项目建设、人员支持、警务交流等方式完成了援疆各项工作任务,结束了6年的援疆工作回到了深圳。
 
▲战斗在反恐第一线的周兆翔。
 
目前任深圳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的周兆翔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在这里,我真切地体验到新疆警察“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他们长期无私牺牲奉献,让我十分敬重,能够和他们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而奉献青春,我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
 
经历走入了记忆,沉淀在生命的河床里,心情升华为曲调,在时光中铿锵吟唱。6年的援疆生涯让周兆翔对新疆有着更为独特的理解和热爱。“六载天山水,一生援疆情,一次援疆,一生情缘,新疆是我第二故乡,为了她的繁荣富强我愿意付出更多。”这是周兆翔的对援疆工作的最好诠释。近年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独有的高原风光及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也使旅游业逐步成为该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周兆翔当年助力打造旅游的愿望得以实现了。
 
来源:深圳援疆

扫描关注喀什深圳商会官方微信


顶部联系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可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