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喀同心·善行致远∣深圳公益组织为喀什残障患者“重塑未来”

近日,喀什地区“重塑未来”残障者矫形与肢体重建合作揭牌仪式在喀什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城院区)举行,深圳援疆前指副总指挥刘真,喀什地区残疾人联合会四级调研员努尔艾力·帕塔尔,喀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田枫,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重塑未来公益基金会发起人张莹莹,喀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深圳援疆支医队队长廖玉学,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助理院长潘奇,喀什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永权,喀什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焦洋以及深圳大学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参加了揭牌仪式。

“重塑未来”肢体重建医疗救治公益项目(喀什站)揭牌。

仪式上,参会领导分别为“重塑未来”肢体重建医疗救治公益项目、“七位一体”助残乡村振兴(喀什站)、肢体矫形与功能重建合作单位等助残医疗公益项目揭牌,张莹莹代表深圳市重塑未来公益基金会与喀什地区残联签订了喀什地区“重塑未来”残障者矫形与肢体重建合作协议。

签订喀什地区“重塑未来”残障者矫形与肢体重建合作协议。

仪式结束后,张莹莹、潘奇来到住院部,看望前一天接受手术治疗的喀什当地残障患者。患者纷纷向他们表达谢意,一位女患者还自发为张莹莹送来鲜花。病房外,一些在早前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也都闻讯赶来,潘奇认真地向他们了解术后康复情况,向他们提供进一步康复治疗的建议。

据了解,深圳市重塑未来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21年,是一个以残疾救助、残疾预防为主的公募基金会。“重塑未来”肢体重建医疗救治公益项目是深圳市重塑未来公益基金会联合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发起的一项公益行动,该项目旨在动员社会各界支持肢残重建医疗救治项目,通过开展义诊筛查科普活动,加强对肢体残疾疾患的筛查、治疗、预防,让他们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疾病,及早地接受规范治疗,从而让更多残障人士减轻身体病痛、克服功能障碍,更好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基金会成立以来,依托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专家资源,已分别在新疆、西藏、宁夏、云南、广西、贵州、江西、河南、四川等省区开展近百场针对残障患者的公益医疗服务,超过4000名残障患者得到了有效救助。今年7月以来,基金会已先后三次组织专团队赴喀什地区开展公益诊疗活动,为600余名当地残障人士提供义诊服务,为20多名因肢体畸形造成功能障碍的残疾儿童成功施术。在深圳援疆前指与喀什地区残联和喀什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基金会与喀什市人民医院在残障者矫形与肢体重建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为喀什残障患者带来了福音。

张莹莹表示,重塑未来公益基金会将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残障人士救助和肢体义诊项目,继续扩大肢体残障救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肢体矫形医学工作得到更多关注、肢体残障朋友获得更多救助,以治疗和就业帮助相结合,让更多因肢体障碍患者实现站起来的梦想,在治疗与帮助中改变自我、获得新生。

在喀期间,张莹莹和潘奇医生团队还前往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与深圳援疆前指总指挥谢海生、副总指挥刘真等进行座谈交流。


相关链接

深圳市重塑未来公益基金会

深圳市重塑未来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22年,由张莹莹、潘奇、蔡梦麒等人发起,以“护航生命,重塑未来”为使命,致力于探索肢残患者治疗与肢体功能重建,帮助残障者减轻功能障碍和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残障者自身发展;创新肢残医疗专科产学研,促进医疗残肢专业事业发展,医疗人才培育。重塑未来公益基金会持续开展残疾预防、残疾康复工作,资助困难残疾人肢体康复治疗,减轻及消除残疾障碍,助力障碍人士社会融入,共享美好未来生活。启动以来,已在全国开展80多场义诊,先后为6000多名肢体障碍者进行义诊筛查,为380位受助患者进行肢体矫正救治治疗,为680名住院患者提供免费餐食、病房服务、公益培训等,不断探索“矫形康复+社会服务+技能培训+上岗就业”公益助残新模式。


“重塑未来”项目支持医院和医生团队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做为重塑未来项目的支持医院,该院矫形及肢体重建外科一直专注于肢体畸形矫正及残障肢体的功能重建工作。重塑未来公益基金会发起人潘奇博士是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助理院长、矫形及肢体重建外科/小儿骨科负责人,深圳引进人才,龙岗区“深龙英才“,本领域具有14年临床经验,擅长骨外固定技术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四肢复杂畸形的矫正及肢体功能障碍的重建工作(四肢先天性畸形,创伤及骨感染引起的肢体残缺,各种神经肌肉疾患导致的肢体畸形及功能障碍,骨病及骨肿瘤造成的肢体外观及功能异常,手足部疾患及功能障碍)。


文/图:深圳报业集团特派喀什记者 李晶川 



扫描关注喀什深圳商会官方微信


顶部联系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可收藏本网站